当前位置: 首页 > 阳光司法 > 开庭公告

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2024年度普法责任落实情况总结

  发布时间:2024-12-26 11:11:12 打印 字号: | |

2024年,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南宁市委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力推进“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保证普法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为法治南宁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规党纪

2024年以来,南宁市法院自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把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实地参观、警示教育片、警示教育会、主题党课等方式,举办培训班、网络学习3次以上,切实加强法治理论武装,引导广大干警规范日常言行、校正思想和行动。4月17日,南宁市中院组织全体干警集中观看《以权谋私终成空——广西开展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插手工程领域谋私贪腐专项整治典型案件警示录》警示教育片,紧扣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插手工程项目谋私贪腐八个方面突出问题,警示警醒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干警们在思想上受到震撼、在心灵得到新洗礼。6月12日,南宁市中院组织干警前往南宁廉洁文化主题园开展“带头廉洁司法自觉干净干事”实地廉政教育活动,通过参观清官廉吏事迹、重温回顾从严治党艰辛历程、观看警示教育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进一步推动法院干警学纪、知纪、明纪、守纪。621日,南宁市中院召开党纪学习教育警示教育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通报了全区法院系统八起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并结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行了分类剖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提高了全体干警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扎实开展《宪法》普法特色活动

为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南宁市法院紧紧围绕“宪法日”活动主题,深入开展宪法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机关、进企业等普法活动,依托模拟法庭、普法直播、普法讲师团授课、驻村“第一书记”公益法律咨询服务、发放宣传手册等特色形式,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2024年,南宁中院机关扶贫联系点马山县五弄村、亲爱村、隆安县红阳村设立法官工作室,4名驻村“第一书记”在履行助力乡村振兴重要职责的同时,利用法律专长开展乡村宪法普法系列活动,现场向群众广泛宣传宪法、反电信网络诈骗、反养老诈骗等方面法律法规,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服务,实实在在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9月2日,南宁市中院参加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新学期开学典礼“与‘宪’同行,与‘法’共进”为题,为全校师生讲授新学期第一堂法治课,从宪法日的由来,到总纲中规定的国体、政体、组织形式等内容出发,多个维度全面阐释了宪法的根本地位,为同学们树立了宪法的信仰和权威。11月28日,南宁中院、马山县法院联合举办了“与法同行‘宪’在出发”宪法宣传周普法直播活动,重点宣传宪法的基本内容、重点知识展现宪法魅力网络普法宣传活动取得显著的效果,获3.2万网友共同围观点赞,共计45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了这次“法治之旅”。

三、切实落实《刑法》宣传活动

南宁市中院充分利用集中现场宣判、庭审普法、现场宣讲等形式,围绕辖区内高发、易发的刑事案件和治安类案件,特别是针对禁毒、打击职务犯罪等法律内容,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刑法宣传教育。贯彻落实“阳光司法”理念,开展庭审普法活动,重点选择职务犯罪、涉毒、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有教育意义的案例,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干部、人民群众、在校学生等旁听庭审,直接接受法律教育,保障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12月12日,南宁市中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副主任,陕西省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韩勇受贿一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近三十人旁听了庭审。在第37个国际禁毒日,南宁市法院深入开展了一系列“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集中宣判了一批涉毒品案件,共计27件33人,有力有效打击毒品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提高人民群众的禁毒自觉意识。6月22日,南宁市中院组织干警到南湖公园参加由南宁市禁毒委员会主办的“健康人生 绿色无毒”南宁市2024年“6.26”国际禁毒日暨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主题健步走活动,共计发放禁毒宣传手册500余份、禁毒宣传袋、扇子各200余份,为100余名群众答疑解惑。

四、广泛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

南宁市中院把学习宣传民法典作为提升群众法治素养的重要抓手,通过以案说法、开展现场法律宣传与咨询服务等方式,以更浓的氛围、更活的形式、更实的效果开展了广覆盖的民法典宣传教育。6月11日,南宁市中院走进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开展“拒绝‘按键’伤人,让民法‘典’亮美好生活!”的法治教育讲座,围绕《民法典》中有关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相关条文,通过对一件件生动、精彩的真实案例进行讲解,进一步加强法治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4月16日,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辖区法院联合当地妇联开展“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专题开放日”活动,共同探索新形势下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新方法、新思路,全面加强妇女儿童权益共同织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网”。1月26日,南宁市中院联合南宁市检察院、民建南宁市委会、马山县永州镇党委政府及有关单位开展“护航妇幼权益 培育振兴人才”送法下乡主题党日活动,中院法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反家庭暴力法》的相关内容,并就妇女儿童如何保护自身权益等问题为村民进行面对面解答,进一步提高当地妇女儿童学法、懂法、用法能力。

五、持续强化《未成年人保护法》进校园活动

南宁中院通过送法进校园、广播电台普法宣讲、少年法庭开放日等方式深入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从未成年人权利保护出发,就校园欺凌、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等社会关注较高的话题开展青少年普法宣传,提高青少年遵纪守法意识7月13日上午,南宁市中院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受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邀请,开展“权益岗在行动·假如我是法官——少儿劳动教育研学实践活动”,让小读者们学习预防校园欺凌的法律知识,沉浸式体验模拟法庭。9月3日,南宁市中院未审庭赴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东葛校区,为初一新生送上预防校园欺凌法治大礼包,副庭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边疆稳定平安校园”为题,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法官助理以案释法分析校园欺凌涉及的法律责任,教育引导同学们不做欺凌者,也不做被欺负的沉默者,遵纪守法,勇于自护。10月14日,南宁市中院邀请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师生参加“公众开放日”活动,“零距离”体验法院文化,勇敢向校园欺凌说“不”。

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南宁市法院持续发挥司法职能,扎实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通过法律专题座谈、公益法律咨询会、定期走访联络等形式,围绕企业关心的劳动用工、知识产权保护、企业保险等问题提供详细的法律建议和风险防范指导措施,零距离“把脉问诊”、“点对点”纾困解难,以针对性的法律服务有效提高企业法治化水平。4月22日,南宁市中院到青秀区中山街道天桃商业社区开展“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结合审理的涉商标、著作权等典型案例,为商家、群众多角度介绍了知识产权的概念、内容及相关法律规定,极大提高了群众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创造的意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4月25日,南宁市中院民三庭到广西新中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问题专题调研,通过导览讲解、观看项目信息资料片、与园区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充分了解园区的建设概况和司法需求,针对园区及商品汇聚中心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服务合同约定管辖、“贴牌”等知识产权法律问题进行详细解答、提供司法建议,帮助企业提高预防和化解著作权、不正当竞争等法律风险的能力。

   七、拓展普法宣传渠道,构建多维普法矩阵

南宁市中院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微博、抖音、头条号等官方宣传平台,构建多维普法矩阵,将法治之声传播得更广、更深、更远。2024年以来,南宁市中院在中央级媒体、自治区级媒体、其他主流媒体推送文稿47篇,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官方自媒体平台推送普法作品438篇,将中央、自治区及南宁市重要会议精神和重大案件审理及时进行发布。4月9日,南宁市中院联合宾阳县法院开展“广西三月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送法进校园普法直播活动,以一起校园欺凌引起的身体权纠纷案件为剧本开展模拟法庭普法直播活动,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筑起心中的法律堤坝,共有5万网友在线观看。8月25日,南宁市中院未审庭受南宁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邀请,到南宁市广播电视台990新闻台为“南宁市空中家长学校”栏目作题为“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我们怎么做”的专题讲座,为广大听众家长带来了一堂“干货满满”的防范校园欺凌指导课。12月12日,南宁市中院联合宾阳县法院开展司法拍卖普法直播活动,重点讲解司法拍卖的竞买流程、竞拍者注意事项,实时与网友线上互动、答疑,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监督此次直播活动,共吸引5万余名网友在线观看,取得良好的普法效果。

 

来源:中院机关党委
责任编辑:桂小雯
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