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与代表委员共赴一场秋日之约 推动执行工作跑出“加速度”
金秋聚邕听建议 共谋良策促执行
10月24日至25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邀请部分全国、自治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10人,走进南宁市辖区部分法院,直观了解人民法院在切实解决执行难、开展执源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困难,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建议,进一步找准执行创新与提高群众满意度的契合点,提速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推动执行工作再上新台阶。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赵志军陪同调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刘拥建全程陪同调研。
在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代表委员调研了一站式多元纠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中心、执行集中接待法庭等情况。
在西乡塘区人民法院,考察了诉源治理多元解纷中心以及执行指挥中心等工作,深入了解所在法院多元解纷机制运行情况,听取了两个法院近年来开展的执行工作。
2023年以来,青秀区法院通过推进执行分段集约化、搭建智能辅助平台等措施,优化执行质效,截至10月16日,各类执行案件结案2万余件;西乡塘区法院在实践运用中不断深化完善执行实施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取得新成效,截至10月15日,共执结14000余件。
在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代表委员调研了南宁市不动产司法查控中心、集约送达中心、数据加工厂,了解执行协作联动机制、智慧执行手段运用等情况,并就相关内容与法院干警开展交流。
“这次调研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不论是高院,还是中院、基层法院,都将信息技术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不仅推动诉讼服务和审判辅助的智能化、集约化,也助力审判执行提质增效。”自治区人大代表、天峨县农村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部职工罗露给予了高度评价。
实地调研结束后,刘拥建在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组织召开座谈会。会上,刘拥建介绍了全区法院的执行工作情况。今年以来,全区法院充分发挥执行职能作用,努力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服务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1-9月,全区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27.43万件(不含执行恢复、执行保全案件),同比增长 9.3%;执结 22.07万件,同比增长 9.82%;执行到位金额336.5亿元,同比增加56.22 亿元。
会上,各代表委员纷纷发表意见建议,积极为推动广西法院执行工作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
“法院顶着巨大的压力还能取得这么好的执行成效,真的非常不容易,为法院工作点赞。”全国人大代表、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战略发展处(港航管理处、旅游综合服务处)副主任汤建伟对法院执行工作表示高度认可,他希望法院继续完善不动产网络司法拍卖平台,进一步提升执行财产处置效率。
“广西法院在执行工作方面的成果有目共睹,尤其是无纸化办案,非常便民。”全国人大代表、贵港市贵港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钢轧事业部准备车间副主任黄成辉说。他建议法院要进一步推广无纸化办案,同时与电信、公安等部门联合,强化线上查控功能,解决找人找物难问题。
“我认为法院要强化案件源头治理,加强法治宣传和法治教育,同时考虑在执行工作中引入第三方评价考核。”自治区政协常委、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农工党广西区委副主委何敏表示。
“法院应加强对执行工作的宣传,让老百姓更加理解和支持执行工作。”“应继续强化执行手段的科技化,推进解决执行难。”
刘拥建表示,将认真研究落实各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对于全区法院自身能够马上解决的,立行立改,争取尽快见到实效;对于需要上级法院和外部力量推动解决的,积极反映,推动有关部门解决,并及时反馈给代表委员。南宁市两级法院将以此次调研活动和主题教育为契机,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大力提升执行质效。
其间,代表委员还调研了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融媒体中心和数字信息中心、广西法院文化展览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