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迷信“神婆”能为自己及家人“消灾解难”,在两个月内,陆续向“神婆”转账41万余元,谁知“神婆”竟是前同事假扮。武鸣区法院审理一起利用封建迷信实施诈骗的案件,被告人获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责令被告人退赔被害人损失。
时运不济,女子为“破除诅咒”请“神婆”
2021年2月,何某的前同事陆某突然微信联系她,称要借钱:“家里出事,找了‘神婆’‘做法事’,现在需要一笔钱放‘保坛’里保家人平安。”何陆俩人就此又熟络了起来,经常聊一些“算命”“做法”之类的话题。何某逐渐向陆某敞开心扉,称这两年自己工作不顺利,身体也觉得不适,各种不如意。“要不要找‘神婆’‘算一算’?”陆某借机建议。
在陆某的影响下,何某请陆某帮忙联系“神婆”“算一卦”。当晚,“神婆”就给出了答复:“是有小人在背后‘施法’咒你,如不及时把钱放进‘保坛’,不光你自己会继续倒霉,你的家人可能也将会有灾难。”“神婆”还承诺,待事件平息可将“保坛”里的钱退回,自己只收取“辛苦费”。何某当即相信,请“神婆”帮自己做一个“保坛”,又陆续转了共计41万余元给陆某,托陆某将钱放进自己的“保坛”里,以保自己及家人的平安。
转了那么大一笔钱,何某却连“神婆”的面也不曾见过。陆某称“‘神婆’年纪大了,不会用智能机”,只能通过陆某的微信语音来联系。每次通话后,“神婆”还会以“天机不可泄露”为由,让何某删除通话记录。直到何某的丈夫发现妻子接连转出大笔款项,问清原由后知道妻子受骗,遂报警。
生病缺钱,陆某假扮“神婆”骗前同事
案发后,陆某如实供述了自己如何假扮“神婆”,诈骗何某的经过。
陆某与何某曾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后陆某因身体原因离职,二人从此联系较少。2021年1月,何某知道陆某还在陆续接受治疗,发微信关心陆某的身体状况。陷入经济困难的陆某对关心过自己、财务状况又较好的何某动起了“歪脑筋”。
陆某先是以自己需要借钱请“神婆”“做法事”为由,频繁聊天取得何某信任,在得知何某生活也不顺利的情况下向她推荐“神婆”,自己则摇身一变,假扮“神婆”借机骗钱。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神婆”以“‘做保坛’,把钱放进‘保坛’保平安”“何某丈夫也要放钱至另一个‘保坛’”“整何某的人‘加码’了,需要何某也‘加码’到‘保坛’”“买香纸钱”“辛苦费”等为由,先后骗取何某41万余元。
后公安机关将陆某抓获归案。检察机关以陆某犯诈骗罪,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
构成诈骗罪被判刑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陆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确已构成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陆某犯诈骗罪成立。被告人陆某利用封建迷信的方式进行诈骗,数额巨大,应当从重处罚,但其当庭自愿认罪认罚,认罪态度较好,案发后积极主动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依法可从轻处罚。
综上,法院判决被告人陆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2万元,责令被告人退赔被害人损失。
法官提醒:
目前的封建迷信类诈骗案件中,骗子往往通过有预谋的表演“请君入瓮”,增加受害者对行骗人的信任度,从而套取受害人信息并抓住受害人的心灵弱点加以猛攻从而达到行骗目的。
本案被害人何某的经历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切勿相信做法事消灾等迷信之说;要增强防范意识,在涉及财物交付等事情上一定要加以防备,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保护好自身合法权益,谨防不法分子借封建迷信实施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