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健委、中央政法委、最高法等联合发文,对2020—2021年度全国平安医院工作表现突出的地区、集体和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其中,青秀区法院伶俐法庭获评“全国平安医院建设表现突出集体”。
青秀区法院受理医疗纠纷的数量常年位居广西基层法院首位。为积极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形成矛盾纠纷源头预防之势,该院伶俐法庭始终坚持“依法审判、延伸职能、助力平安”的新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构建“委派调解+诉前鉴定”模式,妥善处理医患纠纷,有效改善医患关系,较好促进了医患关系进入良性循环。2020年至2022年,伶俐法庭共受理医疗纠纷案件143件,结案106件,调解、撤诉34件。
一、破旧立新,用制度保平安。一是优化医疗鉴定流程。针对鉴定流程繁、周期长、答复慢等痛点堵点问题,研究出一套专门针对医疗鉴定的操作规程,有效缩短鉴定时长。2022年伶俐法庭医疗纠纷的平均鉴定时长为153天,相比2020年的196天缩减43天。二是全面铺开诉前鉴定。与辖区内各大医疗机构召开医疗纠纷联席座谈会,就诉前鉴定工作达成共识。2022年该院审理医疗纠纷44起,进入诉前鉴定44起,覆盖率达100%。三是深入搭建联调平台。出台《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南宁市青秀区司法局医疗纠纷案件诉前联调操作规程(试行)》,对案件流转、时间节点、法院参与和指导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规范,2020年至2022年,青秀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共收案171件,调解成功133件,调解成功率77.78%。
二、类案专审,用审判保平安。一是专业审理,维护医疗秩序。成立医患纠纷专业审理团队,由庭长牵头,定期进行类案分析、错案总结,及时学习新出台的相关医疗法律规范,不断提高案件审理专业程度,促进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相统一。二是快速判决,避免矛盾激化。在开展诉前鉴定、优化鉴定流程等工作大力推进后,医疗纠纷的审理时长大大减少。2022年,伶俐法庭医疗纠纷立案后的平均审理时长为225天,相比2020年的430天缩短了205天,为医患纠纷进入良性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抓准痛点,用服务保平安。一是制作并发放《医疗过错预防指引》。针对医院在医疗活动中的痛点,制作《医疗过错情形及预防指引》手册,2021年以来共向辖区内各医疗机构发放预防指引100余份,有效帮助医院预防纠纷产生。二是下沉医院开展判决研讨。梳理近三年医疗纠纷案件,结合判后答疑,总结出典型、共性问题,组织法官走进医院以案说法,以案释法,帮助医生深入理解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至2022年底,该院共赴5家医院做判决研讨,最大限度把各类纠纷隐患防范在源头、解决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