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市委市依法治市委员会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推进“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发挥法院审判职能,深化普法活动,努力提升公民法律素质,为南宁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我院2022年度普法责任落实情况总结如下:
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提高法院队伍建设水平
市中院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做好法院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2022年以来,组织两级法院干警参加南京大学、湖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主题培训,参加“人民法院大讲堂”、“新时代广西政法大讲堂”、南宁市政法系统“法治讲堂”以及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强国APP、保密观等学习平台、普法考试等学习培训活动,共举办、参加各类培训班40余期,切实提升了干警能力素养。通过教育培训,教育引导广大干警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二、深入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努力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
1、宣传国家“宪法”。3月25日,中院未审庭法官走进南宁市励志专门学校,从宪法起航,以法制扬帆,为励志专门学校的师生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宪法宣讲课堂,正确引导规范学生日常行为,避免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的法律责任意识,树立了宪法的信仰和权威;9月2日,南宁市中院举行新任职人员宪法宣誓仪式,31名新任庭长、副庭长、员额法官参加了宣誓仪式。通过宪法宣誓活动,充分展现了南宁中院干警对宪法精神的崇高信念,体现了人民法院忠于宪法、遵守宪法、履行法院职责的庄严承诺。
2、宣传《刑法》。为对毒品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提高人民群众的禁毒自觉意识,6月15日,南宁市中院对1件贩卖毒品案的被告人进行死刑宣判,通过此次宣判,彰显了南宁市中院对重拳打击毒品犯罪、净化社会环境、打赢禁毒人民战争的决心。我院还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刑事案例,组织机关干部和人民群众旁听庭审,以案为鉴,进行普法和廉政警示教育,5月30日,自治区安全厅、自治区高级法院、自治区检察院组织领导干部到我院旁听案件;9月27日市委党校组织中青班学员到我院观看原大新县委书记赵丽庭审录像;11月2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干部职工线上观看我院庭审。
3、宣传《民法典》。在扶贫联系点马山县五弄村、亲爱村、隆安县红阳村设立法官工作室,与驻村第一书记一起向农村党员、群众开展法律宣传和法律咨询,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与凤岭南社区、衡阳南社区结对共建,抽调干警深入社区协助开展防疫工作,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最新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助力社区治理。5月26日,我院组织青年干警到西乡塘区衡阳南社区开展主题为“弘扬法治精神,助力基层治理”的普法志愿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册并讲解的形式向社区群众宣传立案程序、婚姻家庭、相邻关系、合同、侵权、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扫黑除恶、暴力性质犯罪、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非法集资、传销、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并现场接受社区群众的法律咨询,当天接受社区群众各类法律咨询50余人次,共计发放各类法律宣传单、手册200余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5月27日,我院组织5名干警到隆安县南圩镇参加市依法治市办组织的法律宣传活动并现场调解案件。 2022年以来,中院共组织900余人次深入社区协助防疫工作,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争取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4、开展青少年普法宣传活动。深入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组织法官到学校开展法制讲座,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从未成年人权利保护出发,就校园欺凌、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等社会关注较高的话题开展青少年普法宣传,提高青少年遵纪守法意识。2月21日,我院未审庭法官韦欣作为南宁市第二十一中法制副校长参加了学校的开学典礼,并为全校师生宣讲今年1月1日新实施的《家庭教育促进法》;3月25日,我院未审庭法官助理卢泳璇走进南宁市励志专门学校,为孩子们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宪法宣讲课堂;9月13日,法治副校长韦欣到南宁市二十九中,专门为全校女生举办预防性侵害专题讲座,进一步增强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保护,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我们还与教育局联合开展全市校园普法教育课程比赛活动,与共青团南宁市委共同主办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系列活动等,进一步加强在校学生法治教育工作,提高师生法律意识。
三、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通过咨询会、法律知识讲座、定期走访联络等形式,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现场解答有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法律疑难问题,针对企业发展中容易产生的法律问题提出司法建议和意见。5月11日,我院副院长梁满红带队实地走访广西林业集团有限公司并与企业高管、法务人员开展座谈交流,通过“送法进企业”活动,将法律风险防控前置,持续关注辖区内企业司法需求,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司法保障;10月17日,我院各审判执行业务部门领导到市工商联与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民营企业家代表就优化营商环境和诉源治理的相关问题进行座谈,推动涉企纠纷的诉调对接工作,以诉源治理为抓手加强联动配合,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2022年共组织干警“送法进企业”7次,参加人数29人次。
三、创新普法工作途径,扩大法律知识普及覆盖面
依托法院网站、微信、微博、抖音、庭审直播等形式,增强普法的新颖性和传播力,提高普法效果。
1、常态化开展普法直播,着力打造南宁法宣品牌。将开展普法直播宣传纳入法院日常宣传工作,每月精心策划主题直播活动。结合三八妇女节、3·15、六一儿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电信反诈、涉民生案件执行等不同主题的普法直播,打造有法院特色的兼具权威性和亲和力的普法宣传平台。自2022年以来,南宁市中院共开展了31场普法直播,共吸引近1000万人次观看。
2、联合四级法院力量,助力提升南宁法院形象。随着直播活动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南宁中院普法直播工作得到最高法、自治区政法委、自治区高院和南宁市政法委的关注和支持,直播平台从南宁中院抖音号1个扩大到最高法、自治区政法委、广西高院、南宁市政法委、基层法院的10多个官方政务号。截至目前,南宁中院直播足迹遍布南宁市10个基层法院,聚焦法官调解审判执行现场,真实反映法院工作日常,共有近百名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及行政人员参与直播,场地涉及采石场、沃柑园、稻田、侨民村等,内容涵盖线上立案教学、案件庭审、执行扣车、强制拘留、司法拍卖等,对外全方位展示了南宁法院人的履职担当。自开展普法直播活动以来,南宁中院官方抖音账号涨粉十几万。
3、借助社会广泛关注,全力提升普法宣传效果。在开展直播活动的同时,邀请各级主流媒体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借助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形成二次传播,扩大宣传覆盖面。多场直播活动获人民法院报、中国新闻社、广西日报、广西法治日报、广西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更有广西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主动请求共享直播信号进行同步直播,进一步扩大了普法宣传效果,在提升广大网友法治意识的同时,也有效提升司法网拍执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