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宁市法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重要指示精神,抓紧抓实涉企案件执行工作。共受理执行案件6万4千多件,执结4万6千多件,其中,受理涉企执行案件5千多件,执结3千多件,执行到位近7亿元。
一、坚持“合”字根本,凝心聚力做“加法”
西乡塘区法院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签署《南宁市法院“一键通”车管业务协办合作协议》
一是紧盯执行关键“一把手”。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切实把“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工作机制落到实处。二是完善内部齐抓共管“一张网”。深入开展“立审执一体化”执源治理工作,探索执前督促告知制度,青秀区法院促进执前主动履行145人次630多万元。三是巩固外部综合治理“大格局”。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健全完善府院联动协作机制,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合作力度,打造“邕e登”升级版,进一步提高不动产查控、解封效率,上半年共查询6万多次、查封解封1万多次。西乡塘区法院与市交警支队共同开发“一键通”车辆查询系统,一键办理线上查控等事项。
二、着眼“快”字发力,打通堵点做“减法”
南宁市中院执行指挥中心正在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查控
一是繁简分流“梯次办”。实行简案快执、繁案精执,积极组建“快执团队”。市中院快执团队执结1028件,结案平均用时68.13天。二是事务集约“一站办”。深化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改革,集约化办理事务性工作。市中院执行指挥中心发起财产查控12万多次,制作各类执行文书2万3千多份。建立“一站式”执行立案服务中心,明确执行立案工作“五个一”要求。三是流程管控“重点办”。通过执行督办系统,对执行案件全流程实时监管,专人督办。严格落实执行案款“一案一账户”制度,设立案款管理专员,定期通报案款发放情况,推动执行案款动态清零。
三、突出“精”字施策,执行攻坚做“乘法”
6月24日,上林县法院开展“邕城风暴”执行行动,执行法官到当事人家中送达执行款
一是用足用准强制措施。建立健全惩戒分级分类机制,精准运用强制执行措施重击老赖。发布限制高消费近3万人次、失信被执行人1万2千多人次。二是持续打响“邕城风暴”。对重点类型案件集中攻坚,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新收涉金融案件近3千件,执结1千8百多件,执行到位2.27亿元;新收涉民营企业案件2千5百多件,执结1千4百多件,执行到位4.6亿元。三是加强执行不力问责。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强化对执行权监督制约,实现执行流程节点分段管理,层层压实责任,规范执行行为,强化问责力度。
四、把握“慎”字精髓,助企纾困做“除法”
南宁市中院成功交付广西某纸业公司涉案财产
一是坚持善意文明执行。规范财产保全、财产处置的审查办理程序,灵活运用“活封”等手段,尽力避免执行强制措施对被执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全市法院“活封”涉企案件18件1.11亿元、“换封”32件2.01亿元。市中院在执行标的高达9.36亿元的广西某投资公司申请执行广西某集团买卖合同纠纷案中,积极促成执行和解。二是健全“输血增氧”机制。充分运用整体拍卖等执行举措帮助危困企业重获生机。市中院在执行被执行人为广西某纸业公司的12件系列案件中,采取整体拍卖的方式盘活资产,助力创造1000多个工作岗位和年营业额10多亿元的企业“涅槃重生”,实现保企业稳就业“双赢”。三是畅通惩戒救济渠道。对已履行完毕的被执行人,及时屏蔽失信信息。完善异议申诉与错误纠正机制,依法及时审查处理企业对惩戒措施提出的异议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