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武鸣区法院运用4个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该院“4·15腾迁专项执行行动”助力阳光执行,获广大网友点赞热评,观看量破403万次,被《人民法院报》头版报道及多家媒体刊载。
一、完善“阳光”机制,执行合力“凝”起来
加强谋划部署。积极向上级法院、城区政法委等部门汇报,争取支持指导,制定周密方案,提前踩点摸排,做好应急预案,形成强大执行合力。注重全过程展示。执行过程中,通过直播平台直击执行现场,法官、主播与在线网友展开互动,规范展示执行权力运行,以强有力措施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执行结束后,持续升温议题余热,展示人民法院在破解执行难问题上的信心和努力。发挥以点促面作用。结合全市法院“质效提升攻坚年”工作部署,发挥个案示范引领作用,在线呼吁类案被执行人诚实守信、自觉履行,为今后执行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落实“阳光”监督,司法公开“亮”起来
引导舆论促执行。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倒逼态度强硬的被执行人主动配合执行工作。执行前,在案涉房产醒目处张贴腾迁公告,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同步发布,责令被执行人限期自行腾迁;直播前,多渠道、全方位发布直播预告视频、海报,向社会公众展示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决心;直播中,同步发布现场短视频3条,引起网民广泛关注。多元监督促实效。此次活动,该院邀请人大代表、检察官、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现场参与、见证、监督执行,另有百万网民在线见证执行直播活动,通过人大监督、检察监督、社区代表监督、网民云上监督,实现监督工作全流程、全覆盖。延伸监督服务触角。后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的留言问题1500余条,拉近法院与群众间的距离,帮助群众深入直观了解法院执行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理解与认同。
三、实现“阳光”普法,法治理念“树”起来
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加强民意沟通,征集群众感兴趣、呼声高的执行问题进行内容创作;直播预告后收到数百条当地群众留言、来电反馈,在当地引起强烈关注,引导正面评论200余条;直播中多场景、多角度切换视角镜头,调动观众参与度和活跃性。扩大执行宣传影响力。把准舆论导向,加强媒体联系,注重后续报道,及时总结成效,营造全社会关注执行、理解执行、汇聚执行合力的浓厚氛围。正面宣传促队伍形象提升。以公开直播执法办案方式促使执行干警规范执行、文明执行、善意执行,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