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法院坚持把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作为加强民生权益司法保障的重要内容,积极落实多项措施,着力为群众安全放心消费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近3年来,南宁市法院共审结消费者维权案件数3万多件,涉案标的总金额达1061694.318万,案件类型主要有买卖合同纠纷、产品销售者责任纠纷、网络购物纠纷等民事纠纷,其中信息网络买卖合同案件数逐年上升,已超过实体商涉案数量。
▲2021年09月30日,良庆区法院在线审理一起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
注重“严”字当头 为消费者撑腰
面对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南宁市法院依法审理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件,制裁消费欺诈、设置陷阱等行为,促进形成有序健康的消费市场环境。依法严厉打击制假贩假等危害经济秩序、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犯罪,重点打击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等情节严重的刑事犯罪。
此外,南宁市法院还以民法典实施为契机,坚持底线思维,结合民法典全面贯彻实施,积极探索“惩罚性赔偿”审理新机制,用足法律手段全力守护人民群众消费安全,以法治治理体现为民担当。刑事方面依法打击涉及消费者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案件主要集中在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走私罪和非法经营罪等共审结305件。
▲2021年3月12日,青秀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2021年4月28日,江南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案
开展繁简分流 为办案加速度
对案情清晰、标的额较小的案件,采取简易程序进行审理,对调解难度较大的类型化案件进行精细化审理,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武鸣区法院对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案件,坚持快受理、快排期、快审理、快执行,畅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绿色通道;充分发挥调解速裁团队的作用,简化庭审程序,缩短办案周期,减少当事人诉累。准确查明事实,依法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加强对当事人举证的指导,强化辨法说理,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武鸣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针对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案件,坚持快受理、快排期,畅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绿色通道
发挥调解作用 力求案结事了
在涉及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件诉讼中,南宁市法院充分了解当事人双方诉求,寻找案件切入点,对争议不大的维权案件,通过释法明理,开展诉前、诉中调解,就地化解矛盾。
兴宁区法院在其诉讼服务中心引进8支特色调解员队伍,充分发挥工会、公证辅助机构、金融纠纷联合会、商会等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的作用,针对消费维权开展诉前调解,为群众提供“菜单式”解纷服务,在源头快速高效化解消费纠纷,近三年来,共调解成功598件。武鸣区法院双桥法庭结合辖区特点自正式挂牌成立“沃柑纠纷调解室”以来,专司沃柑纠纷化解案件共121件。
▲兴宁区法院特邀调解员退休法官老覃正在调解
▲武鸣区法院双桥法庭法官获企业代表送锦旗
延伸司法职能 提升群众维权意识
南宁市法院贯彻落实“守好民生安全底线”工作,切实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及合法权益,灵活运用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宣传,发布典型案例,并在各辖区、学校、媒体等进行普法,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擦亮双眼,谨防假冒伪劣等三无产品。
兴宁区法院通过拍摄普法短视频,生动演绎告知消费者如何维权,如针对健身房“跑路”频发的情况,拍摄制作了速审法官教你依法维权的系列普法短视频。
今年3月15日,西乡塘区法院高新法庭联合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新分局在今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进行线上直播宣传活动,围绕“共促消费公平”的主题,以“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介绍法院在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案件中的一些审判理念、原则及具体做法,同时对受侵害的消费者就如何合法合理保护自身权益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西乡塘区法院高新法庭“315消费者权益日”进行线上直播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