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隆安县法院三个“零距离”司法服务提升易地扶贫安置区治理成效
作者:张琦  发布时间:2022-02-24 09:18:07 打印 字号: | |

隆安县法院震东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区巡回法庭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和“市域治理”工作大局,通过巡回审判、纠纷化解、“双语”普法等“零距离”司法服务,有效服务保障广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自2019年2月设立以来,巡回法庭共指导、参与安置区矛盾纠纷化解34起,开展巡回审判8次。

一是开展巡回审判,以案释法“零距离”。震东安置区是广西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安置搬迁对象5847户24423人。为此,巡回法庭配足配强审判团队,在震东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一村一法官”工作站开展巡回调解,并开通线上线下服务平台24小时提供司法服务。不定期选取与安置区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盗窃、毒品等典型案件开展现场庭审,并以案说法,让群众“零距离”接受法律教育。2019年至今,共在震东安置区开展巡回审判8次,受众人数2000余人。

二是指导纠纷化解,司法为民“零距离”。审判团队一名干警加入震东安置区单元长工作微信群,随时了解安置区矛盾纠纷状态,实现动态管控。如2020年5月,巡回法庭法官在工作群中了解到贫困户罗某与许某因天花板漏水问题产生纠纷后,便带队前往安置区进行现场调解,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同时,不定期到震东社区了解社区存在的主要矛盾以及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民生问题,用“土言土语”为群众答疑解惑。2019年至今,巡回法庭共指导、参与安置区化解矛盾纠纷34起,案件类型多为邻里矛盾、婚姻家庭纠纷。

三是“双语”普法宣传,法治教育“零距离”。坚持每个月到安置区普法一次,着力提高安置区群众的法律意识。同时,充分利用三八妇女节、国际禁毒日、宪法日等时机开展专题普法宣传教育,普法过程中注重运用壮、汉双语进行法治宣传,解读法律知识,让群众愉快地接受法治教育。2019年至今共开展“双语”普法宣传37次,受众1500余人。此外,巡回法庭先后两次举办公众开放日,邀请安置区群众、学生100余人走进法院旁听“双语”庭审,增强法治意识。


 

 
来源:隆安县法院
责任编辑:林梦颖
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