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南宁市中院获评2021年度中国优秀政法新媒体
作者:王玉梅 余跃 摄影:伍彬 叶鑫  发布时间:2022-01-11 15:36:06 打印 字号: | |

近日,中国长安网发布《2021年中国优秀“互联网+政法服务”平台综合影响力评估报告》,“南宁中院(短视频)”获评2021年度中国优秀政法新媒体,是全区法院系统唯一入选的单位。

近年来,南宁中院高度重视宣传舆论工作,面对新时代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积极顺应新形势新需要,大力打造新媒体矩阵,充分发挥南宁法院网”门户网站、“南宁级法”官方微博、“南宁中院”微信公众号、“南宁中院”抖音号、“南宁中院”视频号等新媒体政务平台,大力宣传全市法院各项工作新成效新进展,对外展示法院干警新形象新风貌,被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授予2021年度司法宣传和通联工作先进单位

“南宁中院”抖音号通过短视频、视频直播等新形态广泛开展普法宣传。2021年以来,共进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策划专场普法直播21场,近200万名网友在线与法官互动,点赞数达100多万次;进行日常开庭直播175场,总看播人数达1100多万人次,受到广大网友的欢迎和好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2021年11月,南宁中院抖音号跃升全国政务抖音号11月热门直播单位第12名,成为全国法院系统唯一上榜的中院,同时上榜全国最受欢迎政务主播榜单前30名。2021年9月、11月跻身全国政务抖音号法院榜排行前20名。

一是“网言网语”创新普法教育。

针对群众常见法律问题咨询,专业法官通过直播在线答疑解惑,演示诉讼流程、财产保全流程,回答网友关于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借款纠纷、离婚财产分配、劳动争议等热点民生问题。3月5日,走进青秀区法院立案大厅,手把手教网友网上立案;4月26日,宣传《民法典》实施一周年,市中院法官结合案例进行新法规解读;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未成年人专题普法送去“儿童节”知识礼包;12月2日,在“宪法宣传周”、“信用宣传周”重要节点开展直播“邕城风暴”执行行动及“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当天吸引50多万人在线接受普法,增强网友们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一场场直播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进行普法宣传,加强了群众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增进了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支持,有效提高司法为民满意度。

二是“直击现场”彰显司法权威。

通过全程直播庭审、执行现场,让群众真切感受法律权威和司法公开。11月3日,对邕宁区法院强制执行扣押搅拌车现场全程网络直播,15.5万网友围观并互动,点赞法院执法行动力度大,有效震慑被执行人;12月9日晚,主播带领网友走进南宁中院法官工作日常,跟随执行法官奔赴腾房执行现场,直观感受法官“五加二、白加黑”的繁忙工作;12月15日,南宁市中院与最高法、广西高院、宾阳县法院联合开展“零容忍、严打击、守国门”普法直播专场活动,全程直播23名被告人妨害国境管理犯罪案件的庭审、宣判及法院司法公开活动,历时五个半小时,超20万网友观看并互动。一幕幕真实的审判执行工作场景,通过直播公开、透明、阳光地展现给广大网友,实现了办案与宣传同步,司法与普法一体。

三是“云上看样”助力司法拍卖。

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法拍品“云看样”的创新尝试有效助推执行工作提质增效。9月10日,推出“扫黑除恶 打财断血”套路贷涉黑财产处置拍卖线上看样直播,以第一视角体验豪宅、豪车、黄金饰品、手机看样全过程,最终拍卖的32件物品全部成交,溢价率高达4100%;9月26日、12月23日,分别开展机动车拍卖专场线上直播看样活动,对网友关心的车辆过户、车辆违章处理、提档落户政策等法律问题逐一解答,共计超50万网友围观。一次次司法拍卖直播看样,保证了从展示公告、报名竞买、竞价过程、拍卖结果的全程公开透明,进一步促进公正善意文明执行,提高了司法网拍执行效率,更好地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是“巡回直播”服务乡村振兴。

通过直播基层法庭巡回开庭,为当地群众带去贴心司法服务,为广大网友展示多元化矛盾纠纷诉前调解流程。8月20日,将巡回法庭搬到武鸣沃柑园,在全区首次直播壮语开庭,引导当地壮族群众依法妥善处理涉沃柑矛盾纠纷;9月8日,中国-东盟博览会召开之际,一场“法院+侨联+司法确认”的多元解纷直播活动在华侨城进行,一起民间借贷合同纠纷当场调解成功,增进了归侨侨眷与当地群众的团结;11月12日,在宾阳县古辣镇的稻田边,直播镜头对准了巡回法庭审理的一起涉农饲料买卖合同纠纷案。一次次巡回法庭直播中,法官现场帮助群众解难题,在线解答网友涉及邻里纠纷、合同纠纷、家庭纠纷的法律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乡村产业经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责任编辑:林梦颖
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