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抖音直播领略东盟文化  侨民纠纷就地多元化解
作者:岑素娴  发布时间:2021-09-10 08:24:45 打印 字号: | |

“Halo semuanya(大家好),本次直播,我将带领大家一同领略东盟文化,品尝东南亚美食,更将看到法院、侨联和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同调解一起涉侨纠纷。”

正值中国-东盟博览会即将召开之际,9月8日下午,一场“法院+侨联+司法确认”的多元解纷和东盟文化品味活动在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南宁市中院联合武鸣区法院在“南宁中院”抖音直播间对整场活动同步直播。

在华侨城里的一座凉亭中,法院、侨联和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三方联席,双方当事人如期到场,一起民间借贷合同纠纷调解正式开始。据了解,双方当事人均为印尼归侨侨眷。2019年底,林某向陆某提供了6万元借款,双方约定于2020年2月底还清,但受疫情影响,陆某投资失败,借款无法按时还清。此前,社区已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但未达成和解。为依法维护侨胞合法权益,节约诉讼成本,提高司法效率,武鸣区法院里建法庭将非诉机制挺在前面,积极组织联调工作,力求诉前化解纠纷。

“本院经审查认为,申请人达成的调解协议,符合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法定条件。”法官接过盖有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公章的调解协议,审查后表示,“当事人应当按照调解协议的约定自觉履行义务,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陆某同意当天履行3万元,次日履行1万元,余下2万元在两周内筹齐,双方就此握手言和。调解全程仅花费半小时,充分展现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积极作用。“接地气的调解”“司法确认有保障”“跟判决一样高效,还不用花一分钱”网友们纷纷点赞。

里建法庭负责人潘知兴表示,里建法庭重点打造涉侨审判品牌,依托广西首个归侨侨眷维权岗,通过“法院+侨联+司法确认”多元解纷,将归侨侨眷与当地居民的矛盾以高效便捷的方式化解在诉讼之前,既能减轻法庭案件增长的压力,又能增强归侨侨眷与当地人民的民族团结,同时通过司法确认,赋予人民调解协议强制执行效力,增强人民调解协议的权威,这正是诉源治理有效开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武鸣区法院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生动体现。

华侨城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黄国祥表示,社区秉承着为“侨”服务理念,日常工作中着力推动“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尽量促使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不伤侨民和气。

活动中,武鸣区法院的两名法官助理作为主播,带领广大网友随着法官的脚步走进里建法庭,参观了安检室、立案室、调解室、审判法庭等。此外,活动还展现了东南亚的舞蹈艺术、传统服饰和美食制作等特色文化。

印尼归侨舞蹈团献上热情的印尼舞,据悉,这些印尼侨胞们最年长的已有72岁,是第一代归国侨胞,富有异域风情的舞蹈展现了侨胞们扎根祖国、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五名法院干警身着东盟国家的“巴迪”“可巴雅”“奥黛”等传统服饰一一亮相,惊艳网友;美食环节更是得到网友们的热烈欢迎,主播接连品尝烤粽、九层糕等印尼美食,特邀归侨厨师为大家演示了绿馍、椰丝卷等制作方法,“这家店在哪里”“看着很有食欲”“绿馍和沙嗲好吃,超赞”等评论不断刷屏。

本次直播活动前后持续近2个小时,获得18.4万个点赞。


 

 
责任编辑:叶鑫
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