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南宁市法院未审工作专题节目在央视12套《一线》栏目播出
作者:李昌清  发布时间:2021-01-20 16:38:27 打印 字号: | |


《成长守护者-重获新生》节目截图


 南宁法院网讯 1月19日,反映南宁市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专题节目《成长守护者-重获新生》在CCTV 12《一线》栏目播出,这是全区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工作首次在央视频道得到全方位宣传报道。

为了更好地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两部重要法律的修订,全面展现国家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的坚强保障,《一线》栏目拟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案例,制作五集系列节目《法治护航成长》,南宁市法院选送的两个案例被区高院、最高法院推荐到该栏目,并被选作其中一集节目进行制作。


南宁市中院二审龚某某等10人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


本次节目素材来源于该院未审庭办理的龚某某等10人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和池某某假释案。在龚某某等10人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的二审中,合议庭将此案作为探索未成年人涉黑涉恶案件的审理模式的典型案件,利用法官心理疏导与专业心理咨询师心理辅导相结合、心理辅导与法庭教育相结合、普法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多管齐下,在促进未成年被告人悔过自新上取得良好的成效。在办理池某某假释案件过程中,针对池某某的具体情况,合议庭在庭前将社区矫正调查与心理评估相结合,评估其再犯危险性;在庭审中,引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庭审模式,增设家长到庭和法庭教育程序,把减刑假释案件的庭审和宣判打造成为生动的励志课堂;在送达执行时,参考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宣告禁止令的方式,创造性地为池某某设定禁止事项,以确保假释罪犯顺利度过假释考验期,同时加强与社区矫正机构的衔接,协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回访帮教。最终,池某某在各方努力下找到了一份正当的职业,顺利度过假释考验期,重新融入社会。


南宁市中院未审庭在一起涉黑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推出首期“家长课堂”培训班


两个典型案例直观展现了南宁市法院在未成年人案件审理中,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因案制宜,探索和推行了系列惩教和维权相结合的专业化、规范化的审判机制、维权机制的鲜活工作实践。

年来,南宁市法院未审工作坚持“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精神原则,坚持求真务实与解放思想,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优势,先后推行了圆桌法庭、庭前联合社会调查、庭审联合教育、犯罪记录封存、心理辅导和合适成年人参与诉讼等少年审判制度,并首建少年司法社工组织、搭建“三联合、五对接”的帮教网络,致力于建设政法一条龙和社会一条龙的一体化机制,形成了首府少年审判的特色品牌,得到了最高法院、自治区高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市中院未审庭被评为“2016-2018年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妇儿维权岗、自治区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所辖良庆区法院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家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江南区法院、西乡塘区法院均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全区家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

 
责任编辑:李玟卓
您是第位访客